雅安地情:茶之路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雅安地情:茶之路

雅安地情│茶之路

在烟雨中转山、转水,穿过静谧的古村,踏上一条崎岖的山间小道。不觉中,走进历史的苍茫古道。

这是一条曲折而狭窄的碎石山路,从村口路边逸出,向壁立千仞的二郎山延伸,斗折蛇行而上,通向细雨飘飞的密林深处,莽莽苍苍,望不到尽头,不知道有多长,有多远,有多高。村口,立着一块被雨水打湿的红砂石碑,赫然刻着一行字:甘溪坡茶马古道遗址。

原来,我的脚下就是那条绵延千里通向藏地的茶之路,那条过去被历史忽略而今正在被珍惜的贸易商路,那条以路途惊险与艰难而充满传奇的漫漫天路。而我,就走在历史深处的一条神秘古道上!

我吓了一跳,怎么可以轻飘飘走在这儿呢?

望着雨中蜿蜒而去的山道,我问吹来的风,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这条西去的茶路?风不语。我问飘落的雨,一千年的时光,甚至不止吗?雨无声。

我朝远处望去,苍茫的古道上,已经没有背夫的身影。而我只能从当年背夫在石板道留下的杖痕,从他们踏出的曲折幽径,寻找过往的繁华与沧桑。

苍老的树叶从树上慢慢落下。我怀疑那是一棵古老的茶树。风说话了,一叶叶,一声声,说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并没有路。从雅安到甘孜康定和西藏拉萨的雪域,高而远。隔着重山叠水,隔着千峡万壑,根本就没有路。

没有路就不能走吗?那成千上万吨的茶叶,将以怎样的方式跋涉万水千山,最终运送到雪域高原?我固执地发问。

路是走出来的,世界上的文明也是从路上出发。我打开历史尘封的线装书,找到了答案。

茶马古道,是今天的人们给它的名字,其实它是一条背夫用脚丈量出来的古老茶路。这条路有三条主线:川藏道、滇藏道、青藏道(甘青道)。而三条大道中,是从川藏道开头。这个开头很响亮,叫“旄牛道”。它是历史上中国最古老的茶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茶路。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雅安的茶叶就运送到了大渡河以西。

到唐代,出现了茶马交易。

为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和民族融合,宋代中央政权在雅安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政府机构“茶马司”,正式开始了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

这条古道从日喀则出境,进入尼泊尔、缅甸、印度等国境内,又朝东亚和欧洲各国而去,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在中国西南的大地上,这条主要以四川边茶换藏区马匹、牦牛的商路,成千上万的马帮和背夫踩出来的川藏茶路,与历史上的南方丝绸之路交错重叠,不仅成为汉藏贸易的又一中心,还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重要通道,传播中国古代文明,比丝绸之路毫不逊色。

是谁最先叩开了雪域拉萨神秘的大门?带去第一杯汉地的热茶?

我想应该是文成公主吧?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满载着丝绸、瓷器,还有皇室的书籍、黄金、白银,浩浩荡荡,沿着漫漫古道,朝拉萨迤逦而去。

那一天,文成公主进藏,还带去了来自雅州(雅安)的大量茶叶。雅安是中国种茶、产茶盛地,是中国及世界茶文明的发源地。此后,雅安茶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

清朝乾隆年间,朝廷规定雅安等地的边茶专销康藏。因雅安位于成都西南部,巡茶官员均出成都南门进行监管,又称“南路边茶”。因此,雅安藏茶是南路边茶的另一称谓。

历史,总是会被湮没但终不会被彻底湮没。天全县甘溪坡是至今保存完好的一段遗存的川藏茶马古道,这条路被称之为“小路”。从雅安出发,逆青衣江而上,经天全、昂州河,翻越二郎山,经泸定到打箭炉(康定),再往西藏而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蜀道艰难险峻,由于这一路顺天全河而上,两岸高山,遮天蔽日,许多地方山势陡险,甚至骡马难行,只有人的双脚可以攀援其间。这些积累如山的茶包,只能靠背夫肩扛背驮。我俯下身去,蜿蜒崎岖的石板山道上,依稀可辨坑坑洼洼的小石窝,深深地嵌入到大地的泥骨土髓中,那是当年背夫用丁字形的拐杖支撑着茶包歇息时,铁杵扎在石头上的杖迹——“拐子窝”。我不禁感慨,它并没有随历史消失在连绵群山之间,而是永远地留在这条遗存的古道上,见证着背夫肩挑背扛运送茶叶的沧桑历史和艰辛岁月。

村口,一座瓦顶木屋的房子,黑漆的大门上方写着“茶马古道陈列馆”。我驻足墙前,那一张张被放大的泛黄的黑白照片,令我震撼。

照片上,一个衣衫褴褛的背夫,头戴着草帽,瘦弱的双肩背着层叠摞好的长条茶包,足有300多斤重,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身上。长年累月的负重,他瘦骨嶙峋的身子已累得背驼腰弯。累了,他站在崎岖的山道上,身后是陡峭的岩壁。他手拄丁字拐,让自己挺直腰背歇脚片刻。

他那瘦削的双肩怎么可以支撑住重如大石的茶包?那穿着芒鞋的双脚是怎么一步步走到雪域高原?此去前路莫测,他知道自己可能累死在半途,也可能葬身危崖峭壁之下。然而,那张黝黑而发黄的脸上却露出开朗的笑容,那样安详,那样从容,没有叹息,也没有恐惧,仿佛不知道自己又将继续负重前行。我久久地端详着他的模样,感动不已。这就是中华民族在最艰难时始终保有刚强乐观的精神和性格的朴素写照。

另一张旧照片:斜阳下,西风古道上,背夫们背着沉重如山的茶包,一个个艰难地攀援在崇山峻岭之间,身子弯成一张弓形,那瘦弱得不堪重负的背影,缓慢而坚定地向着远方,一步一颤向前移动。我不禁肃然起敬,有些人走来,却带着绝望回去了。可终有顽强的人,如这些背夫,披荆斩棘,历经千难万险,抵御风霜雨雪,抗击豺狼猛兽,一步一个脚印,用血泪踏出了这条飘满茶香的千年长路。

向西再向西,悠悠千载的川藏茶路,一边是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山水,一边是世界上最艰险也最为神秘的古道。它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传奇之路,也注定是一趟艰苦卓绝的跋涉。

这是一趟最艰难也最坚韧的负重。

这是一趟最真诚也最神圣的行走与穿越。

历史深处的川藏茶马古道,见证着汉藏两个伟大民族的交汇和认同,也见证着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一叶茶,一棵树,一条路。繁华已渐苍凉,苍凉已成繁华。这就是今昔。微雨中,我好像穿越在清末民初的一个上午,看见那些背夫,肩背着沉重如山的茶包,艰难地走向藏地。我仿佛还闻着那曾经一路飘荡的缕缕茶香,仿佛还听见那回荡山间的背夫号子,和背夫在驿站山道歇脚的喘息声,仿佛看见夕阳古道上那缓慢而坚定走向远方的身影,一步又一步向前跋涉。

我忽然发现,夕阳西下,古道西风,并不都是古代诗人牵着瘦马的叹息。

(本图文来源:雅州史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